精品主题,实战科普,最新行业热点话题,随时掌握云上咨讯。
2017年,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启动了《全国学会优秀改革案例汇编丛书》(以下简称《丛书》)编写工作?!洞允椤芬缘车氖糯缶裎傅?,以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,以各学会开展的改革实践工作为基础,总结近年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在改革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,供全国学会参考借鉴。
今天推出
▼
学会治理结构与治理方式丨理事会(常务理事会)
《民法总则》中明确规定:“社会团体法人应当设理事会等执行机构”。理事会由会员(代表)大会选举产生,在会员(代表)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学会开展日常工作,对会员(代表)大会负责。
学会理事会行使的职权主要有:执行会员(代表)大会的决议;罢免理事;选举、罢免常务理事、副理事长(副会长)、理事长(会长),聘任、解聘秘书长;筹备召开会员(代表)大会;向会员(代表)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;决定设立办事机构、分支机构、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;领导学会各机构开展工作;制定内部管理制度;负责会员的发展和除名;履行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。
理事会原则上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,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,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。为便于工作开展,部分学会章程规定理事不能到会,可委托代表参加,并有委托投票权。民主决议事项,不得以鼓掌方式进行表决。
绝大多数学会根据需要,设立常务理事会。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,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。常务理事会人数不得超过理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。常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,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。
在理事会闭会期间,常务理事会按章程行使部分理事会职权和理事会授予的其他职责,对学会的部分重要工作做出决策,并对理事会负责。[1]
此外,理事会(常务理事会)成员在本专业领域应有一定的代表性、权威性;理事会(常务理事会)成员中应有相当比例的中国共产党党员。理事会成员的四分之三、常务理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二应为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;理事会(常务理事会)应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和相当比例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;每届理事会(常务理事会)成员调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。
案例参考
案例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
(一) 改革背景
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挥理事会的领导作用,建立健全民主议事、民主监督机制,做到学会事务的民主、公正。在第八届理事会改选换届过程中,学会优化理事会组成结构,新提名理事占第八届理事候选人总数的 65.5%,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比例提高,让更多热心学会事业的科技工作者进入学会理事会,进一步调动激发学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。
(二) 改革措施
1. 理事会咨询制——发挥理事会智库作用,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
围绕新《环境?;しā贰逗税踩ā贰洞笃廴痉乐涡卸苹罚ā捌酢保端廴痉乐涡卸苹罚ā八酢保锻寥牢廴痉乐涡卸苹罚ā巴潦酢保笆濉被繁9婊?、“十三五”环保规划等进行咨询建议。2013 年学会召集理事会咨询会议对《环保法(修订案)》进行研究讨论,提出了修改建议,全国人大法工委专门听取了介绍,最终采纳了学会提出的多条修改建议。
2. 理事会民主决策制——发挥理事会领导决策作用,提高学会民主治理水平,确保学会重大事项具有法定效力
学会法定事项、理事会规定事项,将学会(包括秘书处)重大事项,如重要制度、规划、工作报告、财务报告提请理事会充分审议讨论,民主表决通过。
3. 理事提案制——发挥理事主人翁作用,提高民主办会水平
理事可针对理事会咨询议题或环保科研、管理、产业等问题以及学会改革发展问题提出提案,或在理事会会议期间发表提议。秘书处负责办理理事提案提议的收集和整理,并分配到对口部门或分支机构,逐条研究落实,回复反馈理事本人。次年理事会及会员代表大会上报告提案提议办理情况。
4. 理事领衔业务制——发挥理事专业资源优势,形成理事会、秘书处协同合力办会新格局
各项业务活动,如调研咨询、课题项目、学术交流等,首先由理事领衔, 并优先邀请组织理事参与,秘书处和分支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并纳入考核。
5. 理事履职考核制——提高理事履职积极性,确保参会率
履职统计内容包括:出席理事会(常务理事会)情况,包括委派代表、请假情况将参与理事会工作情况(如民主议事、民主决策、咨询建议工作等)。提案提议情况;领衔业务工作及参与业务工作情况等纳入统计内容中。每年理事会上将理事履职统计情况报告并公开,按照章程规定对不能履职的理事由监事会提出停职或除名。
6. 理事会党委领导制度——加强党的建设和对社团工作领导
经中国科协社团党委批准,第八届理事会设立了党委,制定了理事会党委议事规则等工作制度,理事会党委主要职责是把握政治方向、传达落实中央精神,领导学会开展党建工作,审议提交理事会审议的重大事项,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听党话、跟党走。切实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、思想引领作用。
案例小结
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理事会决策咨询、民主决策、提案、领衔业务、理事履职考核和党建工作等方面设立了科学社范、位阶有序的规章制度, 理事会在学会民主治理中的核心作用、理事履职发挥业务骨干作用日益 体现。近年来获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与改革工程一等奖、学会发展基 础培养工程、学会综合治理改革工程项目支持。
案例二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
(一) 改革背景
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,励精图治,对工作进行改革创新, 以换届为抓手,通过改革治理机构,不断创新发展,摸索了一条新的改革之路。
(二) 改革措施
实施自下而上的理事差额选举制度。每名新理事人选,必须为学会发展 15 名会员,方可获得理事候选人资格。在学会常务理事会上差额投票选举出理事候选人,保证选举出的理事都是愿意为学会服务的。
实行学会常务理事会责任追究制度。在规定时间内未缴纳会费的理事将取消其理事资格,2012 年理事费缴纳率达到了 100%,全部按时缴纳了理事费。针对学会年会等主要学术活动和理事会会议等,秘书处建立了理事考评表,统计理事组织会员参加学会年会的情况,组织会员投稿情况以及参加(常务)理事会的次数等。根据统计反馈对学会理事进行罢免和增补。常务理事会实行届中调整,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投票通过增补了六名常务理事,及时为学会注入新鲜血液。此结果在工作简报中及时向学会全体会员和全体理事通报。既保证理事会的活力,又保证其规范和民主。
案例小结
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施行常务理事动态淘汰制后,大大调动了常务理事的积极性,常务理事会出勤率在 2/3 以上。通讯常务理事会的回复率也明显提高。每位常务理事都认真听取会议精神,积极建言献策,参加学会组织的活动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学会的年会和各种系列会议质量越来越好,规模越来越大。分会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,学会业务逐步扩大,会员也相应增加,学会队伍越来越强大。
摘编自《全国学会优秀改革案例汇编丛书》